[贷款网]互联网线上银行的困惑:竞争对手是消费金融、小贷公司
民营银行运行报告民营银行是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核心标志。自2014年12月16日成立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以来,已经成立17家民营银行。曾经万众瞩目、争相获取牌照的民营银行热,在今年以来逐渐回归理性。民营银行作为银行业的
民营银行运行报告
民营银行是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核心标志。自2014年12月16日成立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以来,已经成立17家民营银行。曾经万众瞩目、争相获取牌照的民营银行热,在今年以来逐渐回归理性。
民营银行作为银行业的新鲜血液在为其带来活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受限、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总结民营银行试点以来竞争格局的变化:互联网银行中,包括微众、网商、新网、百信等,各家互联网机构持股比例30%,但在银行之外,各家银行又设计了新的信贷业务,如互联网小贷、联合贷款等,使得各家互联网银行地位颇为尴尬。
另外,民营银行自高薪吸引多路高管加盟到今年以来有近六成离职,成因均颇受外界关注。
自2014年末迄今,全国已有17家民营银行开业运营,但差异巨大。
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民营银行2017年度净利润总计19.67亿元。但根据各行财报,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上海华瑞银行的净利润排前三,分别为14.48亿元、4.04亿元和2.53亿元,其余银行总体亏损,其中新网银行亏损1.70亿元。
银保监会2016年末放行第二批民营银行牌照批筹后,在多个筹建集团体系内,形成了民营银行(或直销银行)、互联网小贷、消费金融公司等多种金融牌照,乃至联合放贷等的情况,由于同样从事放贷业务,各机构之间究竟如何区分,成为各家难言之隐。
根据融360在8月的调研,用户最常使用的消费贷款产品中,信用卡以35.54%的比例占据首位,其次则是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网贷、微粒贷和蚂蚁借呗。其中,60后中有50%最常使用的是信用卡,而90后和00后中,花呗、白条的使用比例已远超信用卡,成为其借钱首选。
其中,互联网类信贷产品中,各家互联网巨头在所参股的民营银行之外,有先后设立新的信贷业务。一位南方银行消费金融人士表示,该行力推的消费信贷业务的竞争对手不是商业银行,而是消费金融公司和小贷公司。消费金融业务与同体系内的互联网小贷“是竞争对手”。
多个信贷条线
今年9月,腾讯理财通又低调上线银行贷款产品“周转”,根据理财值和信用水平借款,额度30万-500元,日利率0.035%-0.05%,“周转”采用联合贷款模式,资金来源于多家银行机构,主要合作的放款机构是常熟农商银行。腾讯集团回应称,周转产品目前正在灰度测试,平稳推进。此前,腾讯集团持股30%的微众银行于2015年末设立后,微粒贷占据“九宫格”之一,截至2017年末微众银行累计向1200万人放贷8700亿,贷款余额477亿元,不良率0.64%。
蚂蚁金服旗下,同属第一批民营银行的网商银行截至2017年末累计放贷4468亿元, 2017年度发放贷款316.36亿元,不良贷款率1.23%,净利润4.04亿元。同时,蚂蚁金服旗下消费信贷产品“花呗”2017年净利润高达34.16亿元。
另一互联网巨头百度,一方面,与中信银行合资设立首家直销银行百信银行,截至7月末,百信银行累计投放普惠金融贷款超450亿元,其中向200万用户消费贷款400多亿元。另一方面,通过旗下小贷公司重庆百度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发放贷款。接近百信银行的人士表示,度小满目前属于百信银行的渠道商的角色,百信银行会将贷款产品通过度小满的平台推广。
京东金融旗下,一方面由“白条”提供消费信贷业务,运营实体上海京汇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也曾申请发行ABS。京东旗下上海邦汇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今年5月、6月分别向上交所、银行间交易商协会申请70亿元、40亿元资产支持证券或资产支持票据获准,另一方面,记者获悉,京东金融也与华南某股份制银行在筹建一家直销银行。
竞争对手
实际上,除上述互联网公司,多家金控集团旗下,存在银行、小贷、消费金融公司多个牌照并存的情况。
多位金融机构业内人士表示,这些线上模式的金融公司的区别,无论是联合放款模式、助贷模式,一方面客户群体,及其对应的风控标准、资金来源各不相同,另一方面也各有优劣势,比如说银行的获客成本较高,非银公司的资金成本则比较高,风控也不如银行体系精准。
不过,随着线上展业的大规模开展。一位南方银行消费金融人士表示,该行力推的消费信贷业务的竞争对手不是商业银行,而是消费金融公司和小贷公司。消费金融业务与同体系内的互联网小贷“是竞争对手”,“做的是一样的,但是因为它是一个小贷公司,它的监管和我们银行不一样。小贷的资金价格会贵一点,银行的资金价格会便宜,那就意味着银行的客户会好一些。小贷的客户准入门槛比我们还要低,资金成本更高。”
难以获得负债问题,一直是以纯线上模式运营的互联网金融类机构的痛点。由于较难通过代发工资、结算和理财存留等方式获得存款,加之信用类贷款的存款派生功能较弱,民营银行等新兴金融机构展业,获取负债的主要方式便是同业存单、发行资产证券化(ABS)产品等来源。
由此产生的问题是,按规定,民营银行、直销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须设立三年后才可以从事ABS业务,但小贷、非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却无此限制。
其结果是,小贷等公司通过资产证券化解决了负债端资金难题。例如,2018年10月,蚂蚁花呗的运营实体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向上交所申请两笔总计160亿元的ABS发行计划,其中80亿元已获批。百度小贷也向上交所申请发行80亿元度小满教育贷ABS。
不过,10月1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今年9月监管层下发了一份试点民营银行业务常态化和开展新业务的“58号文”,拟允许营业满三年,且所在地省政府出推荐函的民营银行,试点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和员工持股计划,也可以在注册地的城市开设新的网点和分支机构,即放松“一行一店”的限制。
另一东部消费金融公司人士表示,该金控集团新设立民营银行,业务与消费金融公司一致,究竟如何区分,自己心里也没底。
上述银行业内人士认为,消费金融的主体大量增加,如网络小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直销银行等主体增多,未来竞争的关键是风控能力。“征信本质找出黑名单,小贷公司挑不出来的哪些人可以放贷,这个是我们跟其他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最大的区别。有些小贷公司也在尝试风控模型,利用央行征信、第三方数据,但是它缺少自己的数据模型。小额分散贷款需要积累数据,找出可以贷款的人是谁,但这需要时间。”
转型助贷
金融强监管之下,新金融展业难度增大。
除了拥有强大流量入口的互联网类民营银行和直销银行,其余民营银行贷款放量困难。互联网信贷业务则被叫停。据报道,2017年11月,除了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和新网银行之外,银监会暂停了其余的民营银行线上借贷业务。
受强监管、负债约束等影响,联合贷款模式或助贷模式在互联网金融机构中逐渐发展,助贷模式在2018年风头正劲。去年6月,银监会下发的《民营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民营银行与助贷机构合作,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同时,强调联合贷款合作机构资质为经银监会批准设立、持有金融牌照并获准经营贷款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但该征求意见稿后无下文。
除线上信贷业务,多家民营银行和直销银行介入资金存管领域,与P2P网贷平台开展网贷存管合作。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已经公布的网贷存管银行“白名单”中,四川新网银行、重庆富民银行、武汉众邦银行、中信百信银行、上海华润银行、北京中关村银行均已在列。根据一份第三方统计,在与P2P网贷平台签订直接存管协议的59家银行中,江西银行签约75家、广东华兴银行签约65家、新网银行签约63家、海口联合农商银行和重庆富民银行分别签约51家和48家。
不过,由于P2P网贷平台“爆雷”今年6月后频发,数家与新网银行等合作的平台爆雷,累及存管银行。贵州银行、上海银行及上海华瑞银行已先后宣布退出网贷资金存管业务。
站长声明:本文《[贷款网]互联网线上银行的困惑:竞争对手是消费金融、小贷公司》源于网络采集,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https://www.dkgfj.cn/9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