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小能手网首页
  2. 创业贷款
国家反诈骗中心app下载

[怎样贷款]普惠型小微贷款超12万亿 数字赋能发展迎“窗口期”

近年来,商业银行将普惠金融服务上升到加快自身战略转型的高度,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贡献了金融力量。《中国经营报》推出“融合·生长——普惠金融专题报道”,全面展现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服务的战略布局、特色服务、业绩成效等,阐释商业银行普惠金

近年来,商业银行将普惠金融服务上升到加快自身战略转型的高度,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贡献了金融力量。《中国经营报》推出“融合·生长——普惠金融专题报道”,全面展现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服务的战略布局、特色服务、业绩成效等,阐释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理念和思路,以及探讨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普惠金融的创新和探索。

近年来,普惠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参与机构体系日益丰富,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55万亿元,同比增速25.93%。其中,普惠型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4.01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6.63%。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6.15%,在2019年基础上下降了0.55个百分点。

今年新冠疫情虽然给小微企业经营、银行纾困企业带来不小的压力,但同时也为普惠金融的数字化创新提供了机遇“窗口”。

政策密集落地 鼓励中小银行加码普惠金融

今年疫情暴发以来,中小微企业面临较大困难,对金融政策支持需求迫切。《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普惠金融落地的重要机构,部分银行在实施普惠金融时亦有所顾虑。

中小银行是落地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为了进一步鼓励中小银行,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金融层面支持小微企业的相关政策、举措密集出台。

4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将普惠金融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支行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中的权重提升至10%以上;将中小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阶段性下调20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4月3日宣布,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决定对中小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分两次即4月15日、5月15日实施。

央行有关负责人称,获得定向降准资金的中小银行有近4000家,在银行体系中占比为99%,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立足当地、扎根基层,是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重要力量。进一步降低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增加中小银行的资金实力,有助于引导其以更优惠的利率向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扩大涉农、外贸和受疫情影响较严重产业的信贷投放,增强对实体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支持力度。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广大小微企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告诉记者,小微企业既是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市场主体,也是保就业保民生等“六保”的重要主体,为切实做好“六保”工作,必须想方设法让广大的小微企业活下来、发展好。

“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已经对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出台一系列政策,一方面通过监管考核等工具,提高银行加大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另一方面,通过提升银行的经营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服务力度。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决定提高普惠金融考核权重和降低中小银行拨备覆盖率,从上述两个方面进一步鼓励和促进小微金融发展。”温彬表示。

“中小银行与小微企业具有天然的相容性,通过定向降准、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等措施,加大对中小银行的定向支持,有助于中小银行发挥体制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客户、决策链条较短等优势,更有效率地为小微企业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如是说。

疫情推动“无接触金融”发展 数字普惠迎新发展

谈及普惠金融发展的下一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数字普惠是重要一环。

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曾在2月26日公开指出,小金融机构可能自身缺乏研发投入,可以在分清权利和责任的前提下,与有公信力、有诚信的金融科技公司加强合作,提高金融科技应用能力。疫情期间,中国银行业协会与全国工商联等多家机构共同发起的“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在短期内聚集了100家大、中、小银行参与,也表明发展数字普惠的紧迫性。

4月27日,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为深入做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央行支持在上海市、重庆市、深圳市、河北雄安新区、杭州市、苏州市等6市(区)扩大试点,引导持牌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申请创新测试。央行称,此举主要是在依法合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赋能金融“惠民利企”,纾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等痛点难点,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如何顺利实现普惠金融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毕马威在其分析报告中建议,金融机构可以从三大领域着手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突破。其一,打造多源的商业和金融服务生态以及开放型的业务平台,加大线上化与场景化渠道建设,扩展多方资源,发挥多方业务属性、服务网络、客户资源、数据积累、风险管理、科技研发、金融资源等方面差异化优势,构建开放、多元的业务模式,即使在特殊时期仍能快速聚合资源,识别和响应客户个性化需求,形成特色服务优势。

其二,加速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业务模式的整合应用,在获客、产品、风控和运营四大领域加快金融科技能力建设和应用,在重点产品和服务方面实现全流程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保障金融机构在重大突发情况下的全天候、可持续服务能力。

其三,构建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开放型的系统平台架构,打造“业务+科技+风控”的敏捷组织体系与标准化、自动化的运营管理流程,实现强大的中后台服务支撑能力,为重大突发情况下金融机构灵活扩展服务与产品提供有力支持。

“实践中,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不过,数字普惠金融的本质仍然是金融,虽然实现了对传统金融风险更好的管理,但也可能带来新的风险,必须予以关注,并及时加以监管规范。”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

曾刚认为,应从四方面把握数字普惠金融的落地。“首先是平衡稳定与创新的关系;其次是建立、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为数字普惠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包括完善征信体系等基础设施;第三,要厘清法律责任,促进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与传统信贷由单一机构完成不同,数字普惠金融的不同节点上,往往有多家不同类型的机构参与,但从风险分担角度,一旦发生风险损失,各自应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现有的数字普惠金融实践还并未形成统一的规范;第四,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

站长声明:本文《[怎样贷款]普惠型小微贷款超12万亿 数字赋能发展迎“窗口期”》源于网络采集,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https://www.dkgfj.cn/8975.html

联系我们

QQ:78298281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8298281@QQ.com

工作时间:9:00-23:30,节假日无休

鲁ICP备2023001282号-1

鲁公网安备 37032102000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