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贷款]宜信即将上线小额信贷产品“小短”,产品策略转向背后有何逻辑?
消金界从多处信源获悉,宜信即将上线一款额度在4000-5000元的小额信贷产品,产品名称为“小短”,寓意小额度、短周期。“其目的是为了填补714产品被监管喊停后,市场针对于小额产品的需求空白。”业内人士杨凯对消金界表示。据悉,该产品将
消金界从多处信源获悉,宜信即将上线一款额度在4000-5000元的小额信贷产品,产品名称为“小短”,寓意小额度、短周期。
“其目的是为了填补714产品被监管喊停后,市场针对于小额产品的需求空白。”业内人士杨凯对消金界表示。
据悉,该产品将于月底上线、五一过后开始正式推广,隶属于宜人贷旗下。
可以看到的是,在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产品额度集中于7000-8000元这个区间时,巨头已经开始寻找差异化,向市场首尾两端靠拢。
蚂蚁金服、京东数科、携程金融,都先后于2019年前后,推出了额度至少在5万元以上的大额借款产品;而宜信则反其道而行之,推出额度在5000元之下的小额贷款产品。
然而两者逻辑有着本质区别。
说的更直白点,小额产品难盈利。
“转化率只在2%-8%”
对于消金玩家来说,在监管严卡利率红线的条件下,额度在5000元以下的产品并不赚钱。
据一位资深从业者介绍,2019年经他推广的、额度在5000元之下的小额产品,卡牛的福贷,和另一款产品新橙分期,如今在市场上已经没有了声量。
“如今市面上小额产品寥寥无几。”他说道。
而在消费金融严监管前,“小额短周期产品”是市场主流。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0月31日,我国企业ABS市场共发行364支产品,总发行规模5779.47亿元。
按照基础资产分类后,以消费金融类贷款为主的小额贷款类项目规模达到2215.18亿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高达352.74%,占比达到38.33%,高居企业ABS基础资产细分类别第一名。
小额信贷产品中,714产品占据了一定比例。在那个利率没有限制、天花板没有上限的时代,714这种小额产品就是赤裸裸的“高利率覆盖高坏账”的生存逻辑。
但是如今监管严卡36%、甚至是24%利率,上述生存逻辑显然走不通。
和大额产品相比,小额产品的获客、风控、运营成本都是一样的,为了和“撸口子”用户斗智斗勇,甚至还需要付出更多的风控成本。
毕竟小额产品是骗贷、撸贷的集中高发地区,所以顾客从注册到下款的转化率,要低于市面平均水平。
“只在2%-8%。”上述从业者表示。
另外,同样在36%的利率条件下,相较一笔进件在50000元的大额产品,额度在5000元以下的小额产品,单笔盈利收入要小的多。
所以小额产品要想在36%的利率条件下生存,只有做大进件笔数,用规模优势取胜。
资金成本是命脉
按这种逻辑分析,宜人贷做小额产品,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
好在以P2P起家的宜人贷,有小额度、短周期借款需求的人群密集,换句话说,资产端体量可以满足小额产品需求。
其另外一个优势,在于资金端。
“宜信既然要做小额产品,肯定是拿到了足够低的资金成本。”杨凯对消金界说道。
据他介绍,包括新橙分期、福贷在2019年难以存活的原因之一,就是资金成本同比有所提高。
2019年资金成本平均水平提升到年化15%,银行在8%到12%,信托10%到15%,其他资金来源还要更高。
只有接到足够低的资金成本,在下款通过率平均5%的条件下,小额产品才有可能盈利。
因此宜人贷上线小额产品,首要考虑的是资金成本。
事实上,今后小额信贷产品,按理说也应属于宜信这类巨头的天下,因为只有他们能够拿到足够低廉的资金。
除了小额产品,消金界同时发现,宜人贷上线了一款额度在20万左右的大额产品。
“和市场7000-8000元的信贷产品走出差异化,大额信贷、小额信贷齐头并进,似乎是宜信的策略。”杨凯说道。
宜信这次会成功吗?
2020年3月末,宜信CEO唐宁面向公司全体员工,发送内部邮件,鼓励全体员工积极面对疫情,逆境中求胜。
然而多位宜信内部员工看完这封“加油信”后,纷纷表示了担忧。
“看不到明确的方向。”他们说道。
事实上,自从2019年3月,宜人财富、指旺财富、宜信普惠和宜人贷合并整合到“宜人金科”(NYSE:YRD)板块后,唐宁的日子过得越发不顺心。
前宜人贷CEO方以涵2019年7月从宜人贷离职;2019年12月27日,宜人金科前首席财务官(CFO)刘佳同样因“个人原因”辞职。
消金界又在《转型车贷未果,方以涵继任者孙萌又离职,宜信迎来多事之秋》一文中披露,接替方以涵大部分工作的、具体负责内部电销、渠道、财务、行政等业务的原宜信普惠商通贷总经理孙萌,又于近期离职。
不仅是人事调整,宜信整块业务布局同样动荡不定。
公司曾先后表示意欲转型车贷、进军助贷,但后续进展似乎并不明确。
这次上线的小额信贷产品,会迎来属于宜信的转折点吗,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中杨凯为化名
站长声明:本文《[宜信贷款]宜信即将上线小额信贷产品“小短”,产品策略转向背后有何逻辑?》源于网络采集,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https://www.dkgfj.cn/25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