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消费贷款计算器]浙江银保监局出手整治个人消费贷款了,对助贷行业有哪些影响?
文:肖飒/来源:肖飒lawyer近日,多家媒体报道中国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个人消费贷款有关问题的通知》浙银保监办发【2019】213号文件。在飒姐的来访者中,有部分进军“消费贷”领域的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研究新文件,了解未来行为的边界和弹性如何?本文脉络如下:1.消费贷的用途是否已走样;2.负面清单,告知行为边界;3.不得向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催收。消费贷的
文:肖飒/来源:肖飒lawyer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中国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个人消费贷款有关问题的通知》浙银保监办发【2019】213号文件。在飒姐的来访者中,有部分进军“消费贷”领域的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研究新文件,了解未来行为的边界和弹性如何?
本文脉络如下:
1. 消费贷的用途是否已走样;
2. 负面清单,告知行为边界;
3. 不得向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催收。
消费贷的真实用途
所谓“个人消费贷款”主要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满足居民教育培训、健康养老、信息通信、旅游娱乐等领域的需求,而进行的用途真实、需求合理、有消费场景的贷款服务。
而现实中,鉴于“投机行为”屡禁不止,不少个人或中介机构想办法从银行套取资金用于:购房首付或偿还购房首付、买股票、债券、黄金、期货、银行理财、信托计划、用于民间借贷、出借给P2P的借款人,严重扰乱金融管理秩序,妨害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施。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落差”,左边是银行专门用于个人消费贷的资金,往往无息、低息+各种优惠条件,其目的是刺激消费,带动整个生产经营等环节,维持经济增长等;右手是各类投资、投机的机会,往往博取高收益、不保证本金安全+各种风险事件频发,其目的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当然,我们不反对个人利益最大化,我们反对的是罔顾法律法规的约束,进行无序地“钻空子”“占便宜”。
负面清单
金融监管是世界级难题,各家监管机关既害怕落个阻碍金融创新的口实,也担心管不住风险,造成严重后果。随着这些年对于P2P、股权众筹、虚拟币等新鲜事物的观察和试水,监管机关还是采取了较为稳妥的“负面清单”,这样做的好处是:市场预期明确。
根据网传213号文的描述,本次消费信贷规范如下行为:
1. 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和实质无指定用途的个人消费类贷款。(这一条就是在“亡羊补牢”,这几年在互联网上获客能力差的中小银行,乐于与“助贷机构”合作放款,与其说是推荐客户由银行放款,不如说是银行外包了部分网络放贷业务给助贷机构,且牌照优势还让银行要到了“隐形担保”的好处,所以,这些持牌金融机构躺着贩卖牌照红利,监管机关看在眼里。)
2. 审慎发放大额、长期个人消费贷。(消费贷本来就是小额短期,如果有大额长期需求,可以到银行等金融机构寻求其他贷款服务,别把消费贷变成“倒经营贷款”的环节之一)
3. 不得以未解除抵押的房产抵押发放个人消费贷款。(读者朋友,“居者有其屋”是社会安定的重要基石,飒姐也最怕号称卖房子请律师的客户,这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容易出现孤注一掷的效果,压力山大)
4. 不得对无偿还能力的客户发放消费贷款。(“了解你的客户”这是金融机构的义务,不赘述)
5. 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这才是银保监最担心的问题,如果银行将核心业务外包,就等于架空了监管体系,让监管找不到抓手,目前,部分中小银行迫于业绩压力与擅长互联网营销的助贷机构合作,甚至有意无意给助贷机构更多“授信”,这种把自己的脑袋栓在别人裤腰带上的做法,不符合金融人的理性和严谨;同时,结合“倒流”“营销宣传”归入金融业务行为,未来以倒流为名的授信也会成为众矢之的,请有类似情况的机构抓紧内部整改,防止更大风险)
6. 不得与无放贷资质的机构共同出资放贷或者为其提供资金放贷。(这一条紧箍咒,不知要扼住多少个灰色公司的咽喉)
7. 不得接受无担保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增信及变相增信。(银行与助贷机构的抽屉协议,多少都有类似内容,监管机关明确指出“不得”这样做,各机构不得揣着明白装糊涂;同时,融担公司的价码恐怕又要水涨船高)
8. 严禁授意、默许、协助客户虚构贷款用途、伪造用途证明等方式获得贷款。(骗取贷款是犯罪行为,妥妥的“红线”)
9. 严禁授意或默许客户通过“化整为零”等方式规避受托支付或大量采用个人作为虚假受托支付对象。
10. 严禁授意客户通过跨行转账、取现等方式规避资金流向监控。(取出现金,已经是常规规避“资金流向”的办法)
11. 不得简单以30万元为线批量划定和简单执行受托支付标准,可事先确定交易对象且具备非现金结算条件的均须采取受托支付,采取自主支付提款须累加结算。
12. 对含有地产、置业、财富管理、互联网金融等敏感流向实行自动监测预警。
催收问题
从“蛋花花”催收引发系列案件,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贷领域也是暴力催收的重灾区。
据2019年9月12日河南焦作警方发布的《案情通报》:“北京XX金蛋科技公司及其多家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玉米花”“蛋花花”等多个App网络放贷平台,以“无抵押、放款快、低利息”等虚假宣传为诱饵,诱骗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随意强行扣除“砍头息”“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逾期不能还款时,采取对被害人及其亲友电话、短信骚扰轰炸,群发P图照、灵堂照等软暴力非法催收。”
据悉,蛋花花即某种消费贷的应用软件,被害人使用后,无力偿还,引发软暴力催收,导致精神压力过大,最终选择离开这个世界。
213号文明确指出,“不得采用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不当行为催收”,这就是要阻击“软暴力”等催收方式,防止恶性事件发生。
同时,我们注意到,文件特别说明: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催收。也许,这就是暗指不得获取客户通讯录,不得将通讯录转给外包催收人员进行催收工作。(获取通讯录还是互联网公司的通病,互联网金融也概莫能外,由此引发的侵犯公民信息、诈骗等案件层出不穷)
写在最后….
213号文虽然只是一省之内的红头文件,但浙江在打击非法集资方面的经验在全国走在前列,且常常选用“重拳出击”。
诚然,每个地区有自己的特定社会文化基础,浙江的民间借贷从古至今都是充分发育的,因此,其采取重典方式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希望其他省市按照本区域的实际情况酌情处理,而不要“别人感冒自己吃药”。对于一些金融基础薄弱、民间借贷匮乏的地区,我们要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的困难,理解当地民众对于消费升级的迫切愿望,不宜刻舟求剑,还是要动态平衡。
至于助贷机构,我们希望社会各界不要将其污名化,毕竟金融科技的发展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放眼未来30年,互联网对于金融产品、服务、规则的改变是大势所趋,我们不能囿于当下规则就一棍子打死一船人,还是要甄别和妥善处置。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感恩读者!!
附文件:
—往期精彩–
点个在看支持下呗
站长声明:本文《[个人消费贷款计算器]浙江银保监局出手整治个人消费贷款了,对助贷行业有哪些影响?》源于网络采集,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https://www.dkgfj.cn/20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