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企业贷款]疫情之下中小型企业只能倒闭、裁员?看这些品牌如何自救
非常时期,宅家禅修,难得周边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宁静,但网上疫情日益严峻的坏消息及不少中小企业频频传出倒闭和裁员的消息,又让这份表面的清静难掩人们内心的恐慌与茫然。先是西贝董事长亲自爆出企业受疫情影响2万多名员工待业,贷款发工资也只能撑3个月的危机;后有外婆家餐饮集团创始人吴国平的焦虑“每天天一亮就要支付250万
非常时期,宅家禅修,难得周边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宁静,但网上疫情日益严峻的坏消息及不少中小企业频频传出倒闭和裁员的消息,又让这份表面的清静难掩人们内心的恐慌与茫然。
先是西贝董事长亲自爆出企业受疫情影响2万多名员工待业,贷款发工资也只能撑3个月的危机;后有外婆家餐饮集团创始人吴国平的焦虑“每天天一亮就要支付250万元。但防疫仍是第一位,要保证员工安全和基本生活。”而也有媒体对海底捞做了一个粗略估算,疫情后休市的前9天,仅“门店营收+员工工资”两部分的损失就超过7亿元。
最近,笔者又看到了一则令人战栗的消息#新潮传媒开工第一天宣布裁员500人#,据了解,新潮传媒此次裁员占总员工数的10%,将涉及公司的销售、开发、服务等部门,同时高管集体降薪20%。
由此可见,此次疫情之下,对本就死亡率极高的中小微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然而依旧有不少企业能够在危机中找到机遇,让自己转危为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企业是如何自救的吧!
01
借助媒体大胆发声,
引发当地政府和银行的支援
截止目前为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持续了20多天,目前逐渐呈现出减缓的形势。而对于我们大众来说,这个春节假期一再推迟,相应的,各大企业和品牌也是苦不堪言,复工通知由2月2日延后至2月9日,再延后至2月17日。
在面对疫情灾难期间,大企业还能保持临危不乱,而本就摇摇欲坠的中小型企业可谓是受到了严重的重创,纷纷面临着倒闭、裁员、降薪……尤其是餐饮业这一重灾区,疫情期间,关门闭店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依旧有人员工资、房租等固定支出,很难长期维持。
作为餐饮行业的知名品牌,西贝却借助媒体平台大胆发声,第一时间向大众反应了品牌危机,不仅引发了众多品牌和企业的共鸣,也成功吸引了政府相关部分的重视,在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的同时,推荐了多家金融机构,也有多家银行主动提供服务。
最终西贝餐饮集团获得了浦发银行三方面金融服务:一是为其提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贸易融资额度;二是提供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1+N”供应链融资额度;三是发挥渠道、客户资源等优势,帮助企业缓解销售压力。截至目前,西贝餐饮获浦发银行授信额度5.3亿元,1.2亿已入账。
对于那些抱有“家丑不可外扬”老思想的品牌而言,西贝不仅成功实现自救,树立了一个企业公关传播的绝佳案例;而且也给他们上了一课。
02
跨行业互助合作,
衍生出“员工共享”机制
由于此次疫情存在着“人传人”和“唾液传播”的风险,所以应各地相关文件要求,除了提供生活服务类的超市等,线下大多数实体门店强制性关门歇业,减少人员的集聚和传播。
尤其是以实体店为主的餐饮行业,2020年春节期间将损失5000亿元。相对应的,大众对餐饮的需求一下子涌到了“买菜”和外卖。因此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的生鲜零售超市成为了热门。
受疫情影响,盒马生鲜的订单数量激增,而春节期间,盒马原本只保留了7成的运作,人力层面成为一大困难。
为了保证盒马生鲜的正常运作和消费者正常生活品的供应,盒马就提出了一个跨行业的互助创新机制——餐饮业的员工来盒马临时上班,盒马支付他们薪资的“员工共享”机制。
目前,云海肴的部分员工已经在盒马上岗,贾国龙也通过媒体表示,“西贝将有1000多名上海员工支援盒马工作,站上他们临时的工作岗位。”奈雪、探鱼等30多家餐企正在与盒马接洽。
用工荒不仅体现在盒马,商超类、生鲜零售平台共同面临着这个难题。而盒马生鲜在疫情危机下衍生出的“员工共享”机制,不仅解决了品牌自身的人力短缺问题,也缓解了友商停业期间的压力,这种自救之道可谓是一举两得。随后沃尔玛、永辉、生鲜传奇、金虎便利等已经纷纷发出号召,欢迎友商和邻业暂停营业的闲置员工来公司“上班”。
03
维持自身发展的同时,
最大化发挥员工的价值
2月10日,不少企业陆续开工,在严格进行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开始进行正常工作推进了。
在这波“返工潮”中,不少企业在保证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全国疫情防控提供了一己之力。比如近期,社交网络上出现了OPPO手机“不务正业”生产口罩的消息。对此,OPPO公司的公关部也回复称,“OPPO确实调派了一批技术人员与工人,支援相关企业进行口罩生产。”在有序恢复本企业生产经营的同时,OPPO率先走在了生产口罩的第一线,援助口罩生产,不仅最大化释放了员工的价值,也成功支援了抗疫前线。
能够在国家危难之际,主动站出来捐款捐物的同时,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协调生产前线的医务人员最紧缺的医疗防护物资,这体现了OPPO作为民族品牌的责任和担当,而充分安排和发挥员工价值的自救措施也值得学习和借鉴。
04
根据企业自身实力,积极拓展副业
目前看来,想要打赢这场“疫情”之战,必须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面对疫情的重大冲击,企业资产不断被消耗,在这场持久战中,如果不另谋他道,能不能撑过此次疫情真的不好说。
在疫情的这场危机中,确实爆发出了不少的商机,所以不少企业和品牌为了降低损失,纷纷开始拓展副业,更有甚至,直接转战线上风口。
比如比亚迪,在疫情的国难之下,积极捐款1000万元,并随后追加捐赠100多万元紧急医疗物资。与此同时,开始着手开展副业——设计和制造防护物资生产设备。
据报道,比亚迪口罩和消毒液的生产线预计2月12日试产,17日能够实现量产出货,2月底口罩产能可达500万只/天,消毒液产能5万瓶/天,直至疫情缓解和消除。
除了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富士康、三枪内衣等企业都纷纷跨界生产防护急需品。对于品牌来说,这一措施能够让品牌在主业停滞的情况下,借助这一副业最大化发挥品牌价值,甚至是实现额外营收。因此,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特殊时期根据自身实力,扩展副业是维系品牌的一个不错选择。
05
做好现金流管理,
减少库存、半成品等资金占用
现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可以没有利润,但绝不能没有现金流。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由于积累少、实力弱,所以更需要筹划好现金计划,在形势好的时候,有收入就有利润,但是在眼前的疫情时期,市场萧条、环境资源冷淡,做好现金流管理迫在眉睫。
如何才能抓好现金流呢?笔者认为,适当减少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对于现金流的占用,及时清理库存,才能提升资金周转效率。
例如知名服装品牌衣邦人,疫情爆发期间,在停止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线上售卖渠道,保障了品牌每天都有资金进账,这一策略不仅及时制止了半成品加工时的资金占用,而且也避免了产品的库存囤积,最大化实现资产变现。毕竟流动资金才是品牌的血液,是维系正常运行的核心。
疫情来临,除了一线的医护人员,企业家们的日子普遍艰难,房租、工资、收入……这些都在考验着一家企业的生命力。尤其是贡献了60%以上的GDP,解决了8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的中小型企业,如何闯过这次疫情,化危为机为转机。
以上的几种品牌自救方式,不论是借助媒体制造舆论引发关注,还是大胆创新衍生出互利共赢的机制,亦或是积极拓展副业等,都是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做出的思考和应变,希望能助你闯过此次难关!
站长声明:本文《[中小型企业贷款]疫情之下中小型企业只能倒闭、裁员?看这些品牌如何自救》源于网络采集,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https://www.dkgfj.cn/17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