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小能手网首页
  2. 创业贷款
国家反诈骗中心app下载

[成都个人贷款]成都一季度GDP出炉!

记者刚刚获悉,今年一季度,根据市(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45.5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0%(下同)。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1.81亿元,下降2.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02.04亿元,下降3.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651.72亿元,下降2.8%。三次

记者刚刚获悉,今年一季度,根据市(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45.5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0%(下同)。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1.81亿元,下降2.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02.04亿元,下降3.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651.72亿元,下降2.8%。

三次产业小幅下降,供给端加快恢复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市经济社会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影响,1—2月主要经济指标下滑明显。为应对疫情冲击影响,市委市政府积极出台全市稳定经济运行“20条”、恢复经济秩序“33条”等相关扶持政策,推动企业稳产满产,加快促进生产恢复正常。

工业生产降幅收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9%,其中3月当月增长6.2%,带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降幅较1—2月收窄6.2个百分点。汽车产业下降16.8%,石化产业下降5.4%。工业企业全面复产稳产。自2月3日起,仅用23天,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100%复工,3月当月37个行业大类中19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当月工业用电量增长0.6%。防疫保供及部分重点行业支撑有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医药制造业增长9.8%,其中口罩产量增长6.6倍。3月当月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分别增长1.5%、18.4%。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0%,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9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分别增长14.5%和11.2%。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车辆、太阳能电池等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8倍、1.3倍、38.3%。

服务业逐步恢复。作为省内疫情防控防疫任务最重、社会防控成本最高的城市,批零住餐、旅游会展、交通运输等优势服务业行业倍受影响,服务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8%,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10.6%,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分别下降19.1%和53.5%。现代服务业逆势增长。远程办公、线上教育娱乐等行业发展较快,1—2月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6.6%、18.9%,带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33%。公共服务相关行业保持较快增长,教育业、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8%和5.9%。金融业各项业务量指标稳定增长。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长6.9%,其中贷款余额增长11.0%。一季度证券交易额增长25.9%,保费收入增长0.8%。房地产业降幅收窄。3月起商品房销售市场有序恢复,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7.7%,降幅较1—2月收窄29.1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4.5%。快递业务较快增长。邮政业务总量完成56.1亿元,增长0.7%,3月当月增长13.7%,其中快递业务增长11.1%。

农业生产基本平稳。种植业产值小幅增长。种植业产值增长6.4%。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微降1.7%,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下降1.4%。农产品供应充足,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4.4%。蔬菜日交易量超过1.3万吨。畜牧业生产逐步回升。生猪产能持续恢复,计划新改(扩)建的155个规模猪场已完工19个,在建64个、筹建72个,推动生猪存栏数较上年末增长15.1%,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数增长25.5%。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举办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建设推介会,发布农业功能区(园区)建设项目机会清单84项,签约项目14个。集中开工乡村振兴重大项目40个,总投资249.2亿元。

三驾马车蓄势积能,需求端稳步回暖

加强要素保障,精准服务重点项目开工复工,启动“网购节” “直播带货”等活动,大力培育“线上”消费,通道建设持续加快,外资外贸较快发展,三大需求回稳基础不断夯实。

投资需求快速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7.2%,其中3月当月增长10.4%,带动降幅较1—2月收窄17.1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带动明显。服务业投资增长5.8%,增速较1—2月提高23.4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6.3%。“补短板”领域投资加快恢复。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90.6亿元,下降0.7%,降幅较1—2月收窄21.5个百分点。公共服务、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分别增长22.3%、8.9%,增速分别较1—2月提高33.8、35.2个百分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6、10、13号等多条地铁线路加快建设,轨道交通项目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大运会项目加快推进,完成投资超过13亿元。

消费品市场基本企稳。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8.7亿元,同比下降13.5%,降幅较1—2月收窄3.4个百分点。“居家”“办公”“防疫”类消费需求旺盛。限额以上企业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中西药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3.8%、25.3%、11.4%、60.6%。网络零售较快增长。限额以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8.5%,增速较1—2月提高3.9个百分点,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

外资外贸增势良好。实现进出口总额1398.2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位。进口额、出口额分别增长27.7%、3.0%。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规模连续24个月在全国综合保税区中排名第一。通道建设持续加快,中欧班列在全国率先恢复常态化运行,国际铁路港国际班列开行799列,增长36.3%,其中中欧班列开行447列,增长92.7%,运输货值126亿元,综合运营指标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成都国际铁路港跨境电商交易量首次突破百万单大关,增长近21倍。加工贸易支撑明显。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增长17.9%,占全市进出口总额比重达71%,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快速增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欧盟、东盟贸易额分别增长43.8%、31.2%、19.9%。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66.8亿元,增长11.5%。其中电子技术产品、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42.6%、31.1%。吸引外资保持较好水平。通过“云洽谈”“云签约”等线上方式,确保招商工作稳步推进。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44家,外商投资实际到位141.68亿元,增长1.7%。外商直接投资(FDI)2.5亿美元。新批或增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外资项目13个。

全力稳企业保民生,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稳定向好

创新服务模式,组织8个专班和近万名专员集中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活动,直面企业具体诉求,千方百计为企业纾难解困。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模式,大力加强社会民生保障,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

有效纾解企业经营困难。着力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累计核准352户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延期缴纳税额12.11亿元,税收收入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同比分别下降13.9%、12.2%。为10.97万户企业延长社保缴费期,涉及金额9.86亿元。有效缓解企业用工困难。建立重点企业用工“一对一”联络机制解决用工缺口,提高进出口物资通关效率,开展“春风行动”解决企业货运、外地员工返岗问题。3月末,全市工业企业员工在岗率96.7%,建筑工地在岗员工58.43万人。加大金融政策帮扶力度。针对重点领域分版块开展产融对接,截至3月末,全市新增信贷投放1565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796.83亿元,增长8.2%。企业发行债券直接融资717.43亿元,增长39.5%。发行疫情防控债券17笔,总融资130.9亿元。

大力加强社会民生保障。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14.59亿元,惠及企业24.34万户,稳定就业岗位524.23万个。居民实际收入小幅下降。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06元、7506元,同比分别增长1.3%、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3.8%、0.2%。防疫防控相关支出快速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公共安全支出、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17.1%、18.8%。居民消费价格总体稳定。全力做好“菜篮子”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3%,涨幅较1—2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涨幅较1—2月回落1.6个百分点。

下一步,全市上下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专业防控和精准防控相结合,始终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采取更加积极有效措施,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政策机遇,千方百计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增加有效需求、培育有效市场主体、优化有效治理,全面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艳玲

制图 刘杨

编辑 曾书睿

校对 凌晨

审核 张婷婷 李影 庄伟伟

监制 孟骅

站长声明:本文《[成都个人贷款]成都一季度GDP出炉!》源于网络采集,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https://www.dkgfj.cn/17248.html

联系我们

QQ:78298281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8298281@QQ.com

工作时间:9:00-23:30,节假日无休

鲁ICP备2023001282号-1

鲁公网安备 37032102000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