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贷款]教育部发出今年第5次预警,为“萌新”送上防骗攻略
今天,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中心又发布了防诈骗预警,这已经是2018年第5次预警了——进入开学季,防骗攻略要牢记近期,各大中小学校陆陆续续迎来了“萌新”报到,一些诈骗分子也开始忙碌起来,“变着花招”对学生实施欺诈行为。有的冒充资助工作者,通过电话、短信、等途径,谎称发放奖助学金,引诱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窃取个人信息、骗取钱财;有的抓住部分大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心理,利用虚假宣传,诱骗学生陷
今天,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中心又发布了防诈骗预警,这已经是2018年第5次预警了——
进入开学季,防骗攻略要牢记
近期,各大中小学校陆陆续续迎来了“萌新”报到,一些诈骗分子也开始忙碌起来,“变着花招”对学生实施欺诈行为。有的冒充资助工作者,通过电话、短信、等途径,谎称发放奖助学金,引诱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窃取个人信息、骗取钱财;有的抓住部分大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心理,利用虚假宣传,诱骗学生陷入“套路贷”“高利贷”“回租贷”等陷阱,“小贷”滚成“巨债”。
在此,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再次发出预警,郑重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
第一,不轻信陌生电话。无论是哪个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资助,都不会要求在电话中告知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也不会要求缴纳任何费用或在ATM机和网上银行进行操作,如遇此类情况,请先向学校老师和当地教育部门咨询,千万不要擅自按照对方要求操作,以免上当受骗。
第二,不贪图“小便宜”。在各类金融服务消费活动中,要认真阅读相关合同条款,提高甄别和抵制能力,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说”得越好听,挖的“坑”便越深。不要因为贪图“小便宜”而上了不法分子的当。
第三,不盲目攀比消费。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成长,广大学生要养成自强自立、艰苦朴素、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科学消费。不要将“开学季”变成“烧钱季”,坚决远离不良“校园贷”。
第四,不泄露个人信息。广大学生要时刻绷紧自我保护这根弦,保护好个人信息和隐私,妥善保管个人各类证件,不随意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不轻易将个人信息和隐私告知他人。注意留存消费服务相关凭据与证据,当合法权益遭受损害时,第一时间与同学、老师和家长商量,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18年9月18日
秋高气爽的季节,
“00后”走入了大学校园,
然而,迎接这些“萌新”们的,
不仅有亲爱的老师同学,
美好的大学生活,
还有层出不穷的骗子们……
“萌新”们涉世未深,骗术却花样百出。现在,就由已经是“社会人”的小姐姐(老阿姨)来为你们解开四种典型的诈骗套路。请大家擦亮眼睛,避开陷阱,顺利开始新学期。
1
电信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外地号码等形式,冒充政府、企事业单位、亲友向我们群发诈骗短信。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骗取受害人信任,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汇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电信诈骗常见套路
案例一:冒充学校老师
以学校教导处老师等身份打电话给学生家长,谎称孩子刚到学校,出现了身体不适等情况住院,急需汇去医疗费,在家长慌乱的情况下,引诱受害人到银行转账汇款。
案例二:冒充教育机构工作人员
2016年8月19日,即将上大学的山东临沂女孩徐玉玉,接到了一个171开头的电话,电话另一端自称是教育局的,有一笔助学金可以发给徐玉玉,而在徐玉玉照着要求,将9900元钱汇给对方账户后,才发现自己被骗。当晚,徐玉玉在报案回家途中心脏骤停,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案例三:谎称航班取消或延误
小秋(化名)订了返回学校的机票,突然收到一条短信,称他即将乘坐的航班因故延误,需要改签或退票。情急之下,小秋拨打了短信里提供的服务电话,电话另一端的骗子准确说出了小秋的身份信息和航班信息,小秋没有丝毫怀疑,依照骗子的指示将钱转入了指定的账户,却没有收到骗子所说的改签补偿金。
案例四:冒充同学借钱
2017年3月23日,南京某大学女生娜娜(化名)在开学之际收到舍友小梅(化名)的微博私信,称自己需要支付回校的机票定金。平时小梅与娜娜经常在微博上交流互动,关系也很好,娜娜未怀疑便直接用支付宝汇款2500元。事后,娜娜找小梅确认到账信息,但无人回复,再打电话得知她并不知晓此事。
防 ? 骗 ? 攻 ? 略
防范电信诈骗
请牢记“六个一律”和“八个凡是”
2
新生群诈骗
为了尽快地熟悉校园,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一些新生会通过加入群、群来了解学校的各方面信息,甚至可以在群里向学校的师兄师姐咨询各种问题。但有些所谓的“大学新生群”很可能是“山寨版”,他们建群来吸引新生,目的并不是为了交流信息,而是在群里发兼职广告赚取提成,甚至是以各种名义骗取钱财。
案例一:新生群却是“收费群”
8月13日,名为“南开大学2017新生总群”的群中,管理员发布通知称,“拟定收取群费,每人每月5元”,将用来“进行内部建设”。消息一出,受到群内多名学生质疑。
对此,南开大学发表声明称,“经核实,发现为骗局”。声明中提醒,学校目前尚未建立官方的新生总群(包括群、群)。无论是教师、学长学姐的在线答疑,还是学校通过官方途径发布的网络课程都是免费的。凡是要求收取入伙费、内容费的,都是诈骗。
案例二:新生群实为“广告群”
一些广告群的群主会将群名改为“某某新生群”,让新生误以为是学校的群,从而提高其信任度。群里有很多“学长”、“学姐”发布各种兼职招聘广告,比如高薪诚聘淘宝刷单员、文字校对录入等。一旦有人做了这里的兼职,他们就会获得提成。而这里的兼职信息是否真实,就有待查证了。
防 ? 骗? 攻 ? 略
自己搜索进群或有人邀请进群,要注意分辨。首先应该向现实中的学长学姐、辅导员或者学校的团委、学生处等进行核实,如果确实属于正规的校内群组,是可以加入的,否则就要谨慎,尤其是涉及到钱款时。
教师、学长学姐的在线答疑,都是免费的,否则就是诈骗。
3
兼职诈骗
部分同学想利用周末、假期时间找份兼职工作,骗子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在网上、报纸上或在校园内张贴的虚假小广告进行招聘兼职在校生的方式,骗取学生一定数额的押金、保证金等。
诈骗分子会伪装成中介或代理公司,打着刷信誉、刷销量的旗号招聘兼职“刷客”。他们承诺,应聘者只要根据指示拍下指定的商品,付款后截图发过去,他们就会把本金和佣金退还回来。然而,在这里面刷单只是幌子,骗钱才是真正目的。
案例
学生丁某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刷单返利广告,丁某加了对方取得了联系,根据对方提供的链接,丁某用支付进行了刷单,完成任务后叫对方返利时,对方称要20单才可以返利,对方在沟通无效后对方就把丁某删除了,丁某遂发现被骗,共计损失价值599.98元。
防 ? 骗? 攻 ? 略
大学生在寻找打工信息时,不要盲目,更不要轻信那些以骗钱为目的的黑中介。特别是一些门面简单或是明显临时摊位的招聘点,在确认其真实性、合法性之前切勿入“坑”。
此外,在找工作以及打工期间,大学新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与雇主见面时最好请同学结伴前往,以免上当受骗。
在应聘网络兼职和工作过程中,切勿随便透露个人信息,不要盲目相信高回报,应留意对方的信息,比如电话、名称、地址或者是对方的银行账号,发现被骗尽快拨打“110”报警。
4
校园贷
校园贷就是在校学生通过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贷款金融机构和平台在网上申请获得信用贷款的方式。
校园贷诈骗主要有三种:用“免抵押、低利息”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要求缴纳贷款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费用;声称能通过培训提高综合技能,夸大培训效果,签订培训合同,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学费;与兼职诈骗结合,要求学生贷款购买手机等产品做“销售代理”,贷款的利息和滞纳金很高,学生如不能如期还款,将迅速背上难以承受的债务压力。
部分校园借贷平台利用少数学生金融知识匮乏,金融监管空子,诱导学生过度消费,形成消费惯性。最终导致学生无力还款,造成信用记录不良,并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校园不良网贷平台存在信息盗用风险,被冒用身份者可能会面对信用记录被抹黑及追债等问题。暴力追债现象威胁学生人身安全。
高利贷、诱导贷款,提高授信额度易导致学生陷入“连环贷”陷阱。如侵犯学生隐私的“裸条贷”、遭遇高利贷的“低息贷”以及逼迫大学生“裸贷肉偿”等非法网贷可能使大学生陷入连环债务之中,因无力还债,无法躲债、逃债,导致违法犯罪等极端行为屡屡发生。
案例
“爸,妈,我跳了,别给我收尸,太丢人。爸,妈,来世做牛做马报答你们。”这是2016年3月大学生小郑(化名)发给父母的最后一条短信,在发完这条短信后他跳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由于迷上了网络赌球,小郑在2015年9月份、10月份先后通过某借贷平台共计借款6万块钱,这笔钱利滚利,慢慢地小郑就无力还款了。
虽然借贷平台宣传贷款“无利息”,但其实他们巧立名目,偷换概念,将利息换成了所谓的手续费、违约金、迟延履约金、保证金等,加在一起,高出国家规定的银行同期利率的10倍、20倍甚至更多。
走投无路之下,小郑偷偷用同学的身份信息去贷款还债。他先后用28名同学的身份证借钱,然而,这并没有缓解小郑的还贷压力。同学陆续收到催款电话,直到这时,他们才知道自己的身份信息被小郑用来贷款。
最终,欠款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变成了60多万元。小郑不仅要偿还巨额贷款,还面临着来自家庭和同学的压力。重压下,他最终以自杀来逃避。
防 ? 骗? 攻 ? 略
树立理性消费观点,切勿盲目攀比。学生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合理消费,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减少情绪化消费、跟风消费,拒绝过度消费、超前消费;要树立理性科学的消费观。
掌握金融贷款知识,提高对金融诈骗和不良借贷的防范意识。当前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广大学生应主动了解和学习金融知识,提高辨别合法金融服务的能力,避免被表面假象误导从而陷入困境,谨防落入欺诈陷阱。
遇到困难,应主动向学校寻求帮助。学校资助政策体系可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如学习生活面临经济困难,学生应向学校提出帮助诉求,学校会积极采取措施给予资助。
谨慎选择线下正规金融机构。现阶段,按照银监会、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8〕47号),国家已着手整顿校园网贷,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若在消费、创业、培训等方面确有合理的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需求,建议选择经银监部门批准可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的线下正规金融机构。
强化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身权益。要提高警惕,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坚决不将身份证、银行卡借给他人使用。如因前期疏于防范已陷入不良网贷的困扰中,自身权益正在或者即将遭受伤害,应及时向学校报告有关情况,并寻求公安部门的介入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想安全、开心地享受美好的大学生活,
以上这些,可都是知识点哈!
记下来了吗?
川教之声
公众号
教育导报
公众号
站长声明:本文《[教师贷款]教育部发出今年第5次预警,为“萌新”送上防骗攻略》源于网络采集,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https://www.dkgfj.cn/16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