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小能手网首页
  2. 创业贷款
国家反诈骗中心app下载

[成都银行贷款]成都银行上市“首报”业绩喜人,高增长态势有望持续

4月25日,成都银行交出了上市以来首份年度和第一季度成绩单。一季报显示,成都银行资产规模突破5000亿元大关,增速在城商行中位于领先地位。同时,受益于资产放量和净息差走阔,成都银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亦取得了较快增长。2019年一季末,成都银行净利润增速进一步上升至23%,高

4月25日,成都银行交出了上市以来首份年度和第一季度成绩单。一季报显示,成都银行资产规模突破5000亿元大关,增速在城商行中位于领先地位。同时,受益于资产放量和净息差走阔,成都银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亦取得了较快增长。2019年一季末,成都银行净利润增速进一步上升至23%,高增长态势有望延续。

2018年1月,成都银行IPO上市,成为全国第8家A股上市城商行。

资产规模突破5000亿

近两年,成都银行资产规模的增长速度回升明显,2018年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领先同业。截至2019年3月,成都银行总资产达5088.86亿元,突破5000亿大关。

2018年末,该行总资产4922.85亿元,较上年增长577.45亿元,增幅13.29%。存款规模3522.92亿元,较上年增长394.95亿元,增幅12.63%;贷款总额1858.30亿元,较上年增长371.67亿元,增幅25.00%。

资产放量是驱动盈利增速较高重要因素。2018年,成都银行围绕“拓存款、扩资产,重合规、促转型”的经营方针,把“稳定存款立行”和“高效资产立行”作为经营业绩提升的重要方位。在成本端,既注重“量”的争夺,也做好“价”的权衡,更坚持“结构”的优化,保持低成本核心负债稳步增长。在资产投放端,加强精准营销推进力度,强化优质项目储备和管理,抢抓信贷投放和债券投资时机,稳步提升资产负债规模,为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8年末,成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15.90亿元,同比增幅20.05%;净利润46.54亿元,同比增幅18.9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49亿元,同比增幅18.95%。其中,净利息收入占营收比高达83.5%,是业绩的决定因素。自2017年起,该行净利息收入开始回升,去年则大增29.6%,潜力尽显。

除了上述生息资产规模增速较快的原因之外,净息差亦在不断走阔,高出城商行平均值。成都银行通过强化利率管理、强化分支行存贷款定价考核,并受益于低成本存款、高效资产业务的快速增长以及资金市场利率阶段性走高,2018年和2019年3月末净息差分别为2.21%、2.62%。“量价齐升”促进了净利息收入强势回升,进而带动营收和净利润。

2019年一季末,成都银行净利润增速进一步上升至23%,高增长态势有望延续。

成都银行深耕四川地区,大部分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来源于该地区。而自2008年以来,四川与成都地区经济增长强劲,超过全国总体水平。2018年四川、成都GDP增速均为8.0%,较全国GDP增速高出1.4个百分点。

资产质量显著改善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全国城商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660亿元,不良率为1.79%,规模比上年底增加837亿元,不良率则上升了0.2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同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相比,城商行的不良贷款规模、不良率增长更快,资产质量压力相对更大。

但是,成都银行的资产质量却在不断改善之中。不良率自2015年的高点稳步下降,到2019年一季末已累计下降84个基点,为1.51%。拨备覆盖率自2016年的低点持续上升,到2018年末达到23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14%;距离监管红线均有较大空间,安全垫较足。

2018年,成都银行以“严控新增、化解存量”的工作思路为引领,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同时多渠道、多方式积极化解贷款风险。一方面通过制定信贷政策指引,强化客户准入,营销优质客户,强化贷款全流程管理,在源头上控制风险;另一方面通过现金清收、转让、诉讼以及核销等方式,加快存量不良贷款处置。

存量资产质量包袱出清,主要体现在存量不良贷款消化与隐性不良贷款压力缓解上。除了不良率下降,潜在风险压力也有所减轻,逾期类贷款占比持续下降,不良贷款剪刀差也于2018年末消化,后续信贷成本压力大幅缓和。年报显示,2018年末成都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不良贷款余额比例为98%,较2018年中降低29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总额34.93亿元,较年初减少5.77亿元,关注贷款比例1.88%,较年初下降了0.86个百分点。

同时,新增资产质量持续好转,总体不良生成节奏显著放缓。这一方面与四川与成都地区经济回暖的大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主要是成都银行优化资产配置、加速贷款结构调整的结果。内部管理上,成都银行合理利用法人银行地位与股东结构优势,加大相对低风险的基建类资产与按揭类资产投放,优化资产结构,帮助整体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持续推进金融创新

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不断落地,基于金融科技的新金融业态不断涌现,为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018年,成都银行加大金融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力度,并取得了丰富成果。

成都银行在2018年度信息科技工作突出,自主研究课题《基于开源技术的中小银行自动化运维模式研究与实践》,荣获中国银保监会“2018年度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课题三类成果”奖;自主研究课题《中小银行网点智能化建设的创新探索与实践》,荣获中国银保监会“2018年度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课题四类成果”奖;与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联合研究的课题《软件定义网络(SDN)在金融业多数据中心部署研究和实践》,荣获中国人民银行“2017-2018年金融科技研究课题三等奖”。

零售业务方面,成都银行深入实施网点转型,积极推进“一体化”营销,强化金融科技运用提升服务体验,大力夯实零售业务客群,探索构建符合成都银行实际的“大零售”转型业务格局。截至去年末,该行个人存款余额为1158.66亿元,较上年增15.02%。在资产端,成都银行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先导,紧贴各类消费生活场景,持续创新和丰富消费信贷产品,截至2018年末,发放个人贷款和垫款总额488.46亿元,较上年增幅22.33%。

根据“理财新规”监管要求,成都银行初步完成产品转型调整,提升产品创新能力,逐步向净值型产品转型,2018年成功发行首支净值型理财产品——“芙蓉锦程?6个月”1号定期开放式净值型人民币理财产品。

在加快小微、三农金融产品创新方面,成都银行强化与市、区两级政府部门及担保公司的合作,共同出资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引入风险分担机制,创新推出企业扶持系列产品,为不同发展阶段的本地优质企业提供一条龙融资服务,支持企业发展。针对处于初创期的企业,与成都市科技局联合推出创业扶持专属信贷产品“创业贷”;针对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与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及区县科技部门、担保公司经协商一致,推出成都市科技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科创贷”产品;针对处于成熟期的企业,与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成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等10家国有担保公司共同推出“壮大贷”产品。针对“三农”客户,成都银行积极拓展多种方式的农业融资担保,并与市农委开展合作,以成都市优质农业企业及新型农业经济主体为支持对象,用好“农贷通”金融平台,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支持地方小微企业

2018年,成都银行大力开展普惠金融业务,从单列小贷计划、研发专属产品、实行优惠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单独配套激励考核政策、给予分支机构差异化的审批权限及小微贷款风险容忍度等方面综合施策,形成“产品对接、利率优惠、效率提升”的服务体系,着力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圆满完成普惠金融“两增两控”监管指标。围绕成都市特色金融功能区建设,成都银行深入推进科技金融、文创金融和绿色金融,以此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全市营商环境优化。持续推进科技金融,以“壮大贷”“科创贷”“成长贷”等产品为抓手,不断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模式,积极支持具备市场前景和关键技术的战略新兴产业中小微企业发展;围绕全市“三城三都”建设,以西南地区首家文创支行锦程文创支行设立为契机,聚焦文体旅游、信息服务以及传媒影视等重点领域融资需求,不断做大文创金融;加快制定绿色金融发展行动计划,围绕成都绿色金融特色功能区建设需求,提出成都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三大重点工作,加强银政产学研联合,与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省环境交易所、西南财经大学绿色金融中心等单位共同探讨研究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和举措。

该行表示,将充分利用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独立主承资格,大力拓展债券投资业务、发展债券承销业务,提升多元化服务能力;围绕全市特色金融功能区建设,打造特色金融专业品牌,在小微金融、科技金融、跨境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深入推进专业化、特色化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力争成为专业金融“单打冠军”;与成都自贸试验区合作建立并推动“自贸通”金融服务项目,依托银政担多方联动,整合各类金融资源和政策资源,以融资、降费、服务三大支柱为核心,包括便捷融资、国际结算费用减免、综合金融咨询等多项服务内容,以降低企业综合金融成本,推动中小外向型企业“走出去”。

站长声明:本文《[成都银行贷款]成都银行上市“首报”业绩喜人,高增长态势有望持续》源于网络采集,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https://www.dkgfj.cn/16334.html

联系我们

QQ:78298281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8298281@QQ.com

工作时间:9:00-23:30,节假日无休

鲁ICP备2023001282号-1

鲁公网安备 37032102000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