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贷款]嘉兴烟雨楼——赏江南朦胧之美
诗人杜牧的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借雨、借楼台诉说着心底的那份感慨,江南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与沉重。烟雨楼,也取名于这首诗句,江南最有古意的烟雨,让杜牧写成了人间的千年绝唱。南湖位于浙江嘉兴,为浙江四大名湖之一,以烟雨风光著称于世。湖中有湖心岛,上有以烟雨楼为主体的古园林建筑群,全园占地11亩,园内楼、堂、亭、阁错列,园周短墙曲栏围绕,四面长堤
诗人杜牧的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借雨、借楼台诉说着心底的那份感慨,江南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与沉重。烟雨楼,也取名于这首诗句,江南最有古意的烟雨,让杜牧写成了人间的千年绝唱。
南湖位于浙江嘉兴,为浙江四大名湖之一,以烟雨风光著称于世。湖中有湖心岛,上有以烟雨楼为主体的古园林建筑群,全园占地11亩,园内楼、堂、亭、阁错列,园周短墙曲栏围绕,四面长堤回环。湖中有池,岛中有堤。
烟雨楼正楼,楼两层,高约20米,建筑面积640余平方米,坐南朝北,面对城垣,到乾隆帝南巡时,烟雨楼改建为南向而北负城郭。重檐画栋,朱柱明窗,在绿树掩映下,更显雄伟。楼前檐悬董必武所书“烟雨楼”匾额。
楼四周短墙曲栏围绕,四面长堤回环,入口处为清晖堂,门外北侧墙上嵌有“烟雨楼”石碑。堂后和烟雨楼正楼东南侧各有一座乾隆帝题诗的“御碑亭”。清晖堂两侧左为“菱香水榭”,右为“菰云簃”。走廊右有宝梅亭,内有清代名将彭玉麟画的梅花碑两块。
楼中还有许多石刻,其中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的题刻,元代吴镇竹画刻石,近代吴昌硕所书的墓志铭碑刻等较为著名。烟雨楼后,假山巧峙,花木扶疏。假山西北,亭阁错落排列,回廊曲径相连,玲珑精致,各具情趣。
烟雨楼,始建于五代后晋年间(公元936-947年),初位于南湖之滨,吴越王第四子中吴节度史、广陵郡王钱元镣“台筑鸳湖之畔,以馆宾客”,为游观登眺之所,其时并无“烟雨楼”之名。据《至元嘉禾志》载,烟雨楼三字始见于南宋吴潜《水调歌头·题烟雨楼》词。湖畔的烟雨楼虽几易其主,选经兴废,但一直是观赏湖光的佳处。
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嘉兴知府赵瀛疏浚市河,所挖河泥填入湖中,遂成湖心小岛。第二年仿“烟雨楼”旧貌,建楼于岛上,后经过扩建、重建,逐渐成为具有显著园林特色的江南名楼。后几度修葺,至明末楼毁,清初再建。
乾隆六下江南,八次登烟雨楼,赋诗二十余首,盛赞烟雨楼图,可见他对南湖之爱。烟雨楼几经兴废,历史沧桑,直到民国7年(1918)嘉兴知事张昌庆会绅募捐款重建烟雨楼。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多次大力修葺,古老园林焕发新貌,才形成格局。湖心小岛上的清晖堂、小蓬莱、来许亭、东河西御碑亭等等,都藏着值得诉说的历史故事。
烟雨楼是嘉兴的名胜,站在烟雨楼上,可观南湖全景,也更能感受到江南朦胧之美。历朝历代,已不知被多少人以诗歌歌颂过,以美文赞叹过!
古建家园–古建中国古建世界,我们不仅仅只做古建筑!以线上+线下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
站长声明:本文《[嘉兴贷款]嘉兴烟雨楼——赏江南朦胧之美》源于网络采集,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https://www.dkgfj.cn/13867.html